close
決勝第03講:呼叫總部,我中彈了
劉順仁/台灣大學會計學系教授
 
1941年,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。有一天,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的統計學家沃爾德教授(Abraham Wald1902-1950),來了一個意外的訪客,那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作戰指揮官。他說:「沃爾德教授,每次飛行員出發去執行轟炸任務,我們最怕聽到的回報是:『呼叫總部,我中彈了』。請協助我們改善這個關係著飛行員生死的難題吧!」沃爾德接下這個緊急研究案,分析德國地面砲火擊中聯軍轟炸機的資料,並且以統計專業,建議機體裝甲應該如何加強,才能降低被砲火擊落的機會。但依照當時的航空技術,機體裝甲只能局部加強,否則機體過重,會導致起飛困難及操控遲鈍。
 
 沃爾德的研究發現,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部位,而飛行員的座艙與機尾,則是最少被擊中的部位。
 
太重視「看得見的」,反而做出錯誤決策
 
 沃爾德詳盡的資料分析,令英國皇家空軍十分滿意。但在研究成果報告的會議上,卻發生一場激辯。負責該專案的作戰指揮官說:「沃爾德教授的研究清楚的顯示,聯軍轟炸機的機翼,彈孔密密麻麻,最容易中彈。因此,我們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。」
 
 但沃爾德卻堅定而客氣的說:「將軍,我尊敬你在飛行上的專業,但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,我建議加強飛行員座艙與機尾發動機部位的裝甲,因為那兒最少發現彈孔。」
 
 在全場錯愕懷疑的眼光中,沃爾德解釋說:「我所分析的樣本中,只包含順利返回基地的轟炸機。從統計的觀點來看,我認為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,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。而飛機很少發現彈著點的部位,並不是真的不會中彈,而是一旦中彈,根本就無法返航。」指揮官反駁說:「我很佩服沃爾德教授沒有任飛行經驗,就敢做這麼大膽的推論。以我個人而言,過去在執行任務時,也曾多次機翼中彈嚴重受創。要不是我飛行技術老到,運氣也不錯,早就機毀人亡了。所以,我依然強烈主張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。」
 
 這兩種意見堅持不下,皇家空軍部部長陷入苦思。他到底要相信這個作戰經驗豐富的飛將軍,還是要相信一個獨排眾議的統計學家?
 
 由於戰況緊急,無法做更進一步的研究,部長決定接受沃爾德的建議,立刻加強駕駛艙與機尾發動機的防禦裝甲。不久之後,聯軍轟炸機被擊落的比例,果然顯著降低。為了確認這個決策的正確性,一段時間後,英國軍方動用了敵後工作人員,收集了部分墜毀在德國境內的聯軍飛機殘骸。他們中彈的部位,果真如沃爾德所預料,主要集中在駕駛艙與機尾的位置。
 
尋找被忽略的訊息

 乍看之下,作戰指揮官加強機翼裝甲的決定十分合理,但他忽略了這個事實:彈著點的分布,是一種嚴重偏誤的資料。因為最關鍵的資料,是在被擊落的飛機身上,但這些飛機卻無法被觀察到。因此,佈滿了彈痕的機翼,反而是飛機最強韌的部位。空軍作戰指揮官差點因為太重視「看得見」的彈痕,反而做出錯誤的決策。這個案例有兩個特別值得警惕的地方。
 
 第一,收集更多資料,並不會改善決策品質。由於彈痕資料的來源本身就有嚴重的偏誤,努力收集更多的資料,恐怕只會更加深原有的誤解。

 第二,召集更多作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來提供專業意見,也不能改善決策品質。因為這些飛行員,正是產生偏誤資料過程中的一環。他們都是安全回航的飛行員,雖然可能有機翼中彈的經驗,但都不是駕駛艙或發動機中彈的「烈士」。簡單的說,當他們愈認真凝視那些「看得到」的彈痕,他們離真相就愈遠。
 
 在管理實務與日常生活中,許多關鍵的資料,也像上述轟炸機的個案一樣,會因為「失敗」而觀察不到。
 
看不見的死亡陷阱

 如果你罹患第三期肺癌,用藥和開刀都沒有效果,還能活多久連醫生都不敢說,你該怎麼辦?2008年,台灣出現一本超級暢銷養生書,作者說30多年前,他就是處在這種萬念俱灰的絕境。但是,他後來靠著自己獨創的「自然養生法」,調養9個月後,所有的癌細胞居然都消失了。一直到現在,他的肺癌沒有再復發。有這麼神奇的養生法,難怪出書才兩個月,銷售就超過30萬本。
 
 雖然作者強調,癌症病人應該接受正統的醫學治療,不能只依賴這種「自然養生法」。但這本書的暢銷,令我十分憂心,因為這簡直就是上述轟炸機案例的醫學版。癌症末期還能生還的案例,極為罕見而且鮮明,因此該書作者「成功」的故事,會被這麼大張旗鼓的報導。但採用「自然養生法」,最後卻仍難逃一死的癌症病人,就像那些被德軍炮火擊落喪命的飛行員,沒機會訴說他們「失敗」的案例,很容易被大家忽略。因此,在缺乏客觀的「成功」及「失敗」案例統計資料下,我擔心部分癌症病人,會對「自然養生法」期望過高,反而讓自己落入「看不見」的死亡陷阱。

 心理學的研究也顯示,罕見而且鮮明的事件,發生的機會常會被扭曲誇大。例如,1997年,美國共有550位十歲以下的小朋友,在家中的游泳池溺水致死。由於美國共有約600萬個家用游泳池,因此溺水死亡的機率為11千分之1。同期間,有175位的同齡小朋友,死於家中的槍枝走火。由於美國家庭裡約有2億支槍枝,死亡機率為100萬分之1。根據這項統計,家中游泳池致死的機率,比槍支高出將近100倍,但美國所有報導與討論的重心,卻都集中在槍擊案,而忽略家中游泳池的兇險。

 許多睿智的思想家或企業家常提醒我們:「成功是最糟糕的老師」。但讀者應該不難發現,媒體報導與暢銷書中,最受到歡迎的還是「麻雀變鳳凰」或「反敗為勝」之類的勵志故事。但是,失敗的人通常不願意站出來分享失敗的經驗,媒體通常也沒有興趣、深入報導失敗的故事。因此,成功故事的報導,很像那些安全返航的轟炸機。當飛行員口沫橫飛,訴說著他們如何躲過槍林彈雨時,我們不僅可能沒學到真正的關鍵成功因素,反而離成功的真相更加遙遠(本文摘自《決勝,在看不見的地方》,時報出版)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魏 繡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