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業於企管所的我
唯一從頭翻到尾的管理書籍
就是這位英國組織管理大師—查爾斯 韓第的書
繼上次那本「組織寓言」後
最近又讓我發現了這本--『你拿什麼定義自己』
真是太好看了! 讓人愛不釋手!
我連著兩天在咖啡廳裡 把它給讀完了呢!
這是一本自傳式的管理書籍
韓第將他一生的經歷 用慣有幽默詼諧的筆調
並搭配他對組織及管理的敏銳度
將自己對人生的感觸和想法 與所有讀者分享
讓人不時莞爾一笑 下一秒卻又感慨萬千!
他和一般名利雙收的管理大師很不同
為了找尋自我 他勇於改變自己的人生路線:
從牛津大學畢業後 進入人人稱羨的殼牌石油當專業經理人
在1960年代 足跡便已踏遍數十個國家
尤其在婆羅州的管理經歷 真是讓人不住地捧腹大笑!
(很少有管理勵志類書籍 可以讓人不住地發笑吧!)
而後 輾轉成為了英國倫敦商學院的發起人和教授
過不久 為了找尋生命意義 踏上父親的步伐
竟然投身宗教界 傳起道來了!
最後 以一名全職作家自居!
這樣的經歷:專業經理人à教授à傳教士à作家
每一次的轉變 都代表了薪資水準的大幅縮水
但他卻為了追尋更完整的自己~ 義無反顧
在俗世的眼光審判下 我欽佩這樣的勇氣!
這本書裡有太多的段落和內容 打中我的心
和大家分享 節錄於下:
生命是一個大假說,而且,在生命整個結束之前,很難證實或否定這個假說。
如果我想成功,甚至想生存下去,
就應該去看看別人從經驗中得到的世界假說,跟我的假說一不一樣。
真實絕對不能當作順理成章的事。
假如你所有的生活實驗都得到好的結果,
那很可能是你推自己推得還不夠遠。
如果你的勇氣大一點,或許這世界上有別種生活可以屬於你。
我總是設法知道究竟是誰在主導事情,
答案往往是層級很低的一些人,
原因是他們擁有強大的「負面力量」
殼牌公司教會了我,庫存的知識無法常駐。
除非課程和經驗結合在一起,否則學到的東西會蒸發掉。
「I Do比IQ有用」。
我從痛苦的經驗中學到,雖然專家知道的答案可能比我多,
但重點的是,我得知道問他們什麼問題。
我自己知道,現實需要會如何窄化我們的視野,
走好下一步的這個需要,使我們在旅程中不敢向四周張望,
因此既看不見路的方向,也看不見自己錯知了什麼風景。
有時候,信任自己的看法勝於別人的看法,才是傲慢。
順流而下要容易多了,只不過潮流的走向
最後可能會把你帶到你並不想去的地方。
我們有的不再是幾個不同的事業,
而是幾段不同的人生,一生中好幾段。
不過,轉換人生需要勇氣。
轉換人生經常意味著從另一條梯子的最低層開始爬起,
然而,假如你發現自己本來攀爬的那條梯子靠的牆壁不對,
那麼正確的決定很明顯:
你急需儘快找到另一條梯子,愈快愈好。
做自己的主人,不表示你能掌握生活中最基本的元素:財務。
在我們找到自己在金錢方面的「足夠」定義之前,
永遠不會有真正的自由。
不過,安於「足夠」的意思是,我們必須放棄金錢的其它用途。